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简短)

  • 爱豆 爱豆
  • 未命名
  • 更新时间:2024-09-27 05:49
  • 发布时间: 2023-06-05
  • 74
温馨提示:此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修艺网自营维修服务电话:400-966-8255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简短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简短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人故事
  2. 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人事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人故事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拓展资料: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就是说自己知道好的东西一定要告诉大家或者身边的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

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能。”好友急切地回答。“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人事例

事例有:

春秋孙叔敖,幼时在路边看到一条两头蛇,据说看到这种蛇的人必死无疑。他想:要死就死我一个吧,不要再叫别人看见遭殃。于是,他斩杀了这条蛇,埋入了山丘。

东晋大臣庾亮,他骑的马里有一匹很凶,有人让他卖掉。庾亮说:“我卖它就会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新主人,难道因为这匹马对自己不安全,就可以嫁祸他人吗?”

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受到欧洲其他封建国家的武装干涉。法国人民愤怒之下打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军,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革命成果。但后来拿破仑掌权后却将战火烧到了整个欧洲。特别是在挫败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后,欧洲大陆上已经没有能与法国相抗衡的国家了,但拿破仑还是坚持进攻俄国,最后兵败。

在大革命时期法国人反感外国的武装干涉,但是第一帝国建立后却又开始践踏其他国家的尊严。这应该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