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标准大气压力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标准大气压力表,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标准大气压力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X10的5次方帕斯卡
1.01×10^5帕斯卡
标准大气压换算公式:
(1)1公斤等于0.1Mpa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一公斤是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的简称,一公斤力等于9.8牛顿。
所以: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就=(9.8/0.0001)Pa=0.098MPa约等于0.1MPa,而一标准大气压=1.01325X100000Pa也是约等于0.1MPa.=105Pa
因此:1MPa=10公斤力=10㎏/c㎡
1MPa=10标准大气压
0.1MPa=1标准大气压
(2)或者按工程中最常用的换算是1个大气压=10m水柱=1公斤力=0.1MPa
标准大气压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其值为101.325kPa,是压强的单位,记作atm。化学中曾一度将标准温度和压力(STP)定义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将“标准压力”重新定义为100kPa。
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1标准大气压=101325N/㎡。(在计算中通常为1标准大气压=1.01×10^5N/㎡)。100kPa=0.1MPa
扩展资料:
大气压的变化跟高度有关。大气压是由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就越薄,那里的大气压就应该越小。不过,由于跟大气层受到的重力有关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不均匀,因此大气压随高度减小也是不均匀的。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的变化还跟天气有关。在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大气压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知道,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
随气候的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大气压比夏天高,早上气压比中午高。
往往,当大气压降低时,天气转阴;大气压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很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暖空气来临的时候,气压又会降低。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天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标准大气压
1个大气压是0.1013MPa。
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的重量,它相当于一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气压力。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百帕"作为气压单位。经过换算: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百帕(毫巴)。
气压成因
从分子动理论可知,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单个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时间极短,作用是不连续的,但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对器壁的作用力是持续的、均匀的,这个压力与器壁面积的比值就是压强大小。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一般就是1.01×10^5帕斯卡。
知识拓展:标准大气压
我们生活的大气层空气是由氮、氧及少量的氦、氖、氩、氪、氙、二氧化碳和氢以及臭氧等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被地球的吸引力牢牢地吸附在地球周围200公里的范围之内。由于大气中气体分子不停地向地面上的物体碰撞,从而产生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强,这种压强称之为大气压强。
所谓标准大气压,是指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测出每平方厘米面积所承担的压强为760毫米汞柱高,称为1个大气压强(atm,也称常压)。由于水银的比重为13.6克/立方厘米,因此1个大气压强=76×13.6=1033.6克/平方厘米。现在压强单位已改为帕斯卡,简称(Pa)。
换算关系如下:
1毫米汞柱=133.3Pa=0.13kPa(千帕)
1个大气压强=760×133.3Pa=1.013×10⁵Pa≈0.1MPa(兆帕)
高压和附加压
超过1个大气压的压力叫做高压,人们处于高压环境下,就可感到有压力的存在。常压以外所增加的压强称为附加压。高压氧治疗时在高压氧舱中所加的压力就是附加压,因附加压的大小数值可通过压力表显示出来,故又称“表压”。常压下,压力表指针应在“0”点上。每增加1个附加压,每平方厘米面积要多承受大约1kg(0.1兆帕)压力,相当于人潜入10米深水时所受的压力。
绝对压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时,常用绝对压作为治疗压力单位。绝对压=常压+附加压(表压)。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时,治疗压力一般均以“绝对压”或“atm”表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