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那一天仓央嘉措的一些知识点,和那一天仓央嘉措原文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扩展资料
仓央嘉措的诗歌运用了语言本身的抑扬节奏和藏族“谐体”民歌的特点,使诗歌韵律极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主要表现在:一是运用民歌“谐体”的特点和语音的抑扬顿挫来体现韵律美。
仓诗大多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句法整齐,每两个音节一“顿”,每句分为三个“顿”,即“四句六音三顿”,再加上一、三句表示语气未完的“扬式”和二、四句收尾的“降式”,就显得节奏清晰,起伏跌宕,简短有力,形成一种优美的音乐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仓央嘉措
原文如下: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
不为修来世
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天空中洁白的仙鹤
请将你的双翅借我
我不往远处去飞
只到理塘就回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拓展资料:
仓央嘉措(1683—1706年)
是第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1705年被废,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