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宫角商羽的问题,以及和宫角商羽微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shāngjuézhǐ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宫=1;角=3;羽=6;徽=5;商=2。
宫商角徵羽代表了音阶,“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shāngjuézhǐ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约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五音又是音韵学的术语,是古人依发音部位对声母的分类和表记方式。宫商角徵羽这五声能用一些乐器突出他们每一个的音阶的声音,最能代表宫的是鼓;能代表商的是锣,钟,或钹之类金属乐器;能代表角的是竹木乐器,如笛,鸟鸣等声音;能代表徵的是二胡,马头琴等弦乐;能代表羽的是古琴,古筝等乐器。
宫角商羽是五音。
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6宫商角徵(zhǐ)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
相关特点
同七声音阶相比较,五声音阶的结构有如下特点:
(1)相邻音级间没有小二度关系
(2)相邻两音级的距离是大二度或小三度
(3)宫音和角音之间为大三度
宫音和角音的确认,对判定五声音阶的调高(宫音的位置)有着重要作用:当五个音按五度关系排列时,宫音和角音处于这个五度音列的两端,形成五声音阶中唯一的大三度。
好了,关于宫角商羽和宫角商羽微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