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医药长期趋势向上,港股医药弹性更大
从全球市场看,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率亮眼,2006年至今纳斯达克医疗保健指数、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显著跑赢标普500指数。A股医药也一向牛股倍出,近十年产生“十倍股”数量为所有板块第一;而港股医药相较A股医药而言,板块弹性更大,经过前期的深幅下跌,港股医药或许存在较大的反弹潜力。
02
医药的长期机会来自创新
医药改革鼓励行业细化分工、鼓励创新。2023年3月药审中心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将创新药部分审评工作提前,有望进一步提升创新药审批效率。作为兼顾医疗与科技属性的创新药行业,在2023年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03
港股医药的创新性更强
港股医药的创新性更强。2021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11%,而同期美国为79%,我国创新药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港股医药公司相较A股医药创新板块占比更高,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中创新药、CXO、医药器械等创新板块占比在70%左右,创新研发带动的产品迭代打开未来盈利的增长空间。
04
港股医药的资本优势
相比于仿制药企业,创新药企业更重资本,能否通过资本市场融到资金以支持研发和优良资产的收并购尤为重要。2018年港股新规改革促成一批创新药、高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赴港上市,企业可利用港股的全球融资优势,迅速对行业内优良资产进行收并购,增强自身韧性。
05
港股医药的国际化优势
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会(ICH)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里程碑事件,意味着中国药企置身于国际竞争中,国际化是药企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港股可充分发挥其境外融资和全球BD的优势,通过优质资产出海、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海外收并购,在技术、人才、资源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加速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06
港股医药的特色化优势
在港上市的医药企业中不乏细分子行业的龙头,其中只有少部分实现A、H两地上市。例如,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前10大成分股中,仅有百济神州一家实现在A股上市,而生物技术行业龙头药明生物、创新药行业龙头石药集团、医疗保健设备行业龙头威高股份等优质企业仅在港上市或在港在美两地上市。
07
港股医药受海外流动性影响更为直接
2022年压制全球股票市场的两大核心——美元与美债收益率的联袂上行,在今年进入弱周期。虽然在海外“高通胀仍较为顽固”的背景下不宜对海外降息抱有过度乐观预期,但海外银行业压力加之基本面趋弱,美联储等海外央行有望步入加息尾声,意味着2023年海外流动性“宽”或是大势所趋。港股相较A股受海外流动性影响更为直接,弱美元与震荡下行的美债收益率,或更利于港股市场反弹。
08
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中证医药卫生指数PE(TTM)、PB(LF)分别为28.00倍、3.75倍,分别处于近10年6.24%、10.92%的分位数水平;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PE(TTM)、PB(LF)分别为64.03倍、2.53倍,分别处于上市以来46.02%、15.86%的分位数水平,海外流动性压力缓解有利于具备创新属性的港股医药行业估值提升。
09
医药行业2023年或迎戴维斯双击
港股是海外的流动性,中国的基本面。2022年国内医药行业需求持续疲软,22Q4业绩进一步出清,为2023年业绩增长提供了“低基数”效应。随着国内疫情高峰的过去,被压抑许久的国内正常医疗需求复苏或将成为定局。
10
港股医药或迎布局良机
海外流动性压力趋缓、国内基本面复苏、估值历史低位多重因素叠加,中国医疗行业可能已经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经历短期的蛰伏后,在医药改革鼓励创新的背景下,定会有优秀的企业重新崛起。其中港股医药具有创新板块占比高、全球融资、国际化和特色化的优势,相较A股配置价值凸显。
)
(责任编辑: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