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旬以来,经济回暖、企业开工带动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上涨,但受下游回暖速度的不同,上游各种商品价格也是冷暖不均,有色与黑色行业的表现更是“冰火两重天”。
4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为112,环比小幅上升0.6%,同比下跌4.9%。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下游消费逐步回暖,市场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旭对此表示,各个分项指数基本处在底部向上的阶段,表明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下游生产加工企业需求上涨,也预示着一季度之后的宏观经济有望走出平稳回升的势头。
不过,不同行业仍出现分化情况。其中,有色、化工价格指数环比上涨,其它价格指数下跌。在重点监测的50种大宗商品中,3月份有23种大宗商品价格环比上涨。行业涨跌面基本持平,这或将影响着下游不同行业后续的复苏进度。
新兴行业拉动铜、锂等有色市场
2023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7469.8万吨,比上年增长7.1%(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电解铝产量4159万吨,同比增长3.7%;六种精矿金属量641.5万吨,同比下降0.5%;氧化铝产量8244万吨,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明显增长,且增幅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增幅。
而进入到今年之后,在诸多原材料价格开年下跌的情况中,有色金属仍保持着不错的增势。1-2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277万吨,同比增长5.7%。虽然总体增速有所下降,但精炼铜产量为194.5万吨,同比增长10.6%,增势进一步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新能源、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铜作为关键工业金属之一,其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然而,2024年铜产品的供需紧张格局仍然刷新了市场预期。尤其是英伟达在其年度GTC盛会上发布了名为Blackwell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平台,最关键的一个变化在于:与之前的芯片连接使用光模块+光缆不同,Blackwell改用了短距离功耗最低,速度更快的——铜缆高速连接。
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中的电解铜价格也保持着3.3%的环比增长。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3月初以来铜价一路高歌猛进,价格飙涨破7万,3月下旬冲高回落。月初铜价为68803.33元/吨,月末铜价上涨至71925元/吨,整体涨幅为4.54%,同比上涨4.59%。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冶炼生产国和铜消费国,但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常年居高不下,使得中国对铜的定价能力较小。而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少大型铜矿减产的消息: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矿之一,Escondida铜矿的产量受到矿山品位下降以及智利中部干旱等问题影响,导致其开始减产;英美集团的铜矿也宣布大幅下调铜产量预期等。
这些大型铜矿的减产措施,直接影响了对铜厂的供应,也导致我国铜精矿冶炼环节加工费大幅下降。据国信期货研报,截至2023年底,海外铜精矿现货加工费约在80美元/吨以上,而仅仅在两个月的时间后,加工费便急跌至20美元/吨。
上海有色网3月29日的数据显示,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指数跌至6.38美元/吨,创下近年新低。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铜精矿冶炼厂的利润也在下降。3月28日,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CSPT)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总经理办公会议,会议决定暂不设定二季度现货铜精矿采购指导加工费,并再次倡议联合减产,建议减产幅度5%—10%。这也使得市场对供应转紧的预期得到加强。
据中泰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彭定桂分析,3月电线电缆样本企业开工率为71.88%,同比低15.18个百分点,创2017年以来新低,当前市场需求表现并不理想,部分企业计划通过检修来应对高铜价局面。
房地产拖累建材大宗
不同于新兴产业带动的有色金属,受房地产行业拖累的黑色金属以及水泥、玻璃等大宗商品则是仍处在低迷状态。
尽管不少地区气温逐渐上升,施工条件相对适宜,但受房地产新开工萎靡以及基建项目到位资金压力等影响,建材类大宗商品的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842亿元,同比下降9.0%。与之相应的,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中的矿产价格指数也降至83.1,月环比下跌2.2%,年同比下跌13.4%,再创历史新低。水泥价格下降1.5%,玻璃价格下降6.7%。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黑色金属中,3月份黑色价格指数跌幅扩大,报85.4,月环比下跌6.7%,年同比下跌15.2%。同时,钢铁企业生产释放力度呈现波动小幅下降的态势。据兰格钢铁网调研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百家中小钢企高炉开工率的均值为74.1%,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全国201家生产企业铁水日均产量为216.3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2.2万吨。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从3月7日云南钢协发布云南钢厂控产、减产、减亏保生存的措施信息提示后,广东省、山东省钢协也在3月内相继发布了相关停产控产信息。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3月份以来,钢铁生产企业面临着较为明显的结构化供需矛盾,钢价大幅下行、亏损压力加大、厂库累积难降,钢厂不得不做出“减产保价”的策略。目前来看,钢厂减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3月上中旬,重点钢企生铁日均产量184.0万吨,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5.3%;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205.3万吨,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6.8%。
另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近期也会同有关方面明确2024年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调控工作,坚持以节能降碳为重点,区分情况、有保有压、分类指导、扶优汰劣,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配合做好产能产量调控工作,相关部门将联合开展全国钢铁冶炼企业装备基础信息摸底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文刚在近日召开的2024钢铁高质量发展大会表示,当前,我国钢铁消费需求已进入峰值平台区,未来将长期进入减量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轨道。我国钢铁行业要坚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相结合,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以新技术应用为牵引,以老旧设备更新、节能降碳提标、数字化技术应用、超低排放等为重点,推进落实设备更新和技改升级。
王国清表示,当前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回升至扩张区间,预计制造业用钢需求将在汽车、家电、船舶等工业带动下将保持韧性释放。但建筑用钢方面,由于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佳,重大项目的施工进度一般,从而限制终端需求的释放力度,国内钢铁生产企业产能释放意愿受到需求释放力度不足和品种亏损压力加大的影响,预计3月份国内钢铁产量将承压下降。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估算,3月份全国粗钢日产量或将维持在270万吨左右的水平。4月份随着钢厂复产规模增加,钢铁产量环比或有回升。
煤炭产能后续释放有限
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中的能源价格指数继续降低至112.1,月环比下跌3.6%,年同比下跌9.5%;能源绝对价格环比下降2.3%,其中,焦煤、焦炭领跌,商品价格分别环比下降17.4%和11.1%。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的《2024年2、3月份煤炭市场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分析,2月份,国内煤炭价格小幅波动。2月末,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930元/吨左右,比1月末上涨15元/吨,同比下跌250元/吨;山西焦肥精煤综合价格2370元/吨,比1月末下跌50元/吨,同比下跌30元/吨。3月份以来,国内煤炭价格明显下跌。3月22日,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850元/吨左右,比2月末下跌80元/吨,同比下跌260元/吨;山西焦肥精煤综合价格1910元/吨,比2月末下跌460元/吨,同比下跌495元/吨。
价格的下行也传导到生产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原煤产量为70526.7万吨,同比下降4.2%,日均产量1175万吨。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这也是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月度产量同比下降。“晋蒙陕新”四大主产区中,山西原煤产量下降较为明显,同比下降18.1%,总产量退居第二,其余三大产区产量则相对平稳。
这与地方主动减产关联较多。今年2月份,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山西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山西部分集团煤矿开始下发减产要求,潞安集团及山煤国际等重点企业均有对应的减产计划。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进口煤的近期增长有助于支持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约占我国原煤产量的10%。不过,进口煤量大增并非国内煤炭产量不足,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空间不大。
而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最新数据,3月上中旬重点监测煤炭企业煤炭日均产量比上月增长15.9%、同比下降6.6%,预计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一季度煤炭产量同比或将延续下降态势。
对于目前的产能下降态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指出,近几年,我国加快推动煤矿产能释放,主要产煤省区具备增产条件和潜力的煤矿基本全部纳入保供煤矿名单,后续产能核增和接续产能潜力不足。预计2024年我国煤炭产能将保持增长,产能将进一步向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煤炭产能释放幅度将比去年有所收缩,预计2024年我国可能释放煤炭产能1亿吨/年左右,其中新疆、贵州、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区将是煤炭增产的重点地区。另外,2024年各地煤矿安全监管将从严从紧,预计山西等地部分煤炭产能释放将会受到一定制约。
与此同时,随着各地3月份气温逐步回升,北方地区取暖期陆续结束,企业供热负荷快速下降。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3月份上旬火电发电量同比快速增长、环比快速下降,中旬同比增长、环比下降。3月上中旬全国火电厂日均耗煤量环比下降。
林伯强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有利于拉动能源需求,但水电出力情况有所恢复但依然处于低位,火电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电煤消费仍是拉动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推进优质煤炭释放的工作仍不能松懈。
此外,3月份的柴油、汽油、燃料油均呈小幅增长态势,这也反映在了近期的油价调涨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月1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4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190元。
“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国际油价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可能震荡偏强运行,但持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受地缘政治因素和“欧佩克+”减产影响,原油供应短期内偏紧;需求端因天气转暖带动开工出行消费增长。另一方面,持续上涨的国际油价对遏制通胀产生不利影响,一旦通胀指标明显回升,可能迟滞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时机及节奏,从而抑制经济复苏和需求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