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温馨提示:此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修艺网自营维修服务电话:400-966-825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野马财经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不嫌折腾?

  作者 | 刘钦文

  编辑丨李白玉

  来源 | 野马财经

  “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百丽国际创始人之一盛百椒曾放下豪言。

  巅峰时,百丽在全国门店超过2万家,一度被业界冠以“鞋王”称号,是中国最大的女鞋零售商,市值更是一度突破1500亿港元,在世界鞋类上市公司市值中排名第二。但2017年私有化后,百丽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如今,七年过去,百丽再次递表港交所。不同的是,退市时的百丽国际为百丽+滔搏,退市时的2017财年营收为417.34亿元,净利润24.03亿元。2019年滔搏被单独拆分上市,到2023财年,百丽、滔搏的营收分别为192.64亿元、270.74亿元,合计463.38亿元;净利润13.4亿元、18.37亿元,合计31.77亿元。虽比5年前有增长,但并不算“突出”。百丽私有化退市,再分拆滔搏上市,自己又重新上市,如此折腾,究竟有何目的?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中国鞋王”退市又上市

  1981年,百丽在中国香港诞生,起初只是专注于鞋履贸易。1992年,百丽看准时机,将时尚鞋履业务拓展至中国大陆。随着商场和街边店铺的渠道铺开,百丽迅速崛起。其坚持多品牌、多品类的发展战略,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逐渐成为了国民度极高的鞋类品牌。

  2007年,百丽成功上市,市值高达670亿港元,到了2013年,百丽更是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刻,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港元,稳坐国内鞋履零售的龙头位置。同时,百丽在全国拥有超过2万家直营门店,号称“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中国“鞋王”之名,不胫而走。

  《招股书》显示,百丽拥有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等19个多元布局的核心自有品牌及合作品牌,覆盖女士、男士和儿童的鞋履、服饰和配饰等品类。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作为曾经在世界鞋类上市公司市值中排名第二的公司,百丽曾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但百丽的市值,自2013年创下1500亿港元的高峰之后,便开始了持续下跌。

  这背后,百丽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截至2014财年,百丽净利润高达51.27亿元,但接下来一年,随即降至47.5亿元。2014年,百丽首次出现店铺数量负增长。曾经2天开一家店的百丽,那一年在内地鞋类零售网点减少了366家。2016年6-8月,更是关闭了276家店,平均每天关店3家。

  此后,2017年7月27日,百丽以531亿港元的价格私有化退市。对此,市场上有一些观点,将百丽退市归因于电商冲击。

  “百丽鞋业在中国有大量的门店,但是在云消费时代,消费者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障碍,更多的消费者转向在网上购物。那么实体的运营成本,包括租金、店铺的成本、单店铺货的成本、员工的成本、代理经销、库存、调货等一系列的成本,都使得他和线上精品品牌、一些海外的跨境电商、国际品牌相比,缺乏成本竞争力。这也是大量的店铺变成运营包袱的根本原因。”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在此背景下,2017年,智者创业、高领资本、鼎晖资本组成的财团,以531亿港元的价格完成百丽私有化,这笔收购总额刷新了港股史上最大的私有化交易。创始人邓耀、盛百椒分别套现约110.3亿港元和31.77亿港元。

  如今,过去七年,百丽从线下的中国“鞋王”,逐渐转变为多渠道的零售巨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等策略,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零售向新零售的转型。对于二次IPO似乎充满底气。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数字化”变革后,

  百丽重回第一

  “高瓴资本收购了百丽以后,重新审视这家传统企业,用互联网思维的形式思考可以帮助它做什么。”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金麒麟分析师)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新年论坛上表示。

  投资过一系列互联网企业如腾讯、滴滴、美团、喜茶的高瓴资本,收购了百丽后,对其做了一系列互联网式的改革,包括产业链数字化、开发用于设计款式造型的AI系统。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同时,数字化方面,高瓴帮助开发了终端赋能工具。开发工具如何运用在实例中?

  张磊举例表示,“过去百丽的两万家店订货由店长决定,货品能不能卖,卖得好与不好大家都是不知道的,存货的调整过程很痛苦。但现有的大量数据可以帮助分析,为什么一个SKU放在店里30天都没有人试穿?说明这个SKU有问题,它不应该放在店里。又例如,一款高跟鞋在店里一天被试穿30次,但只有一次购买,数据显示这双鞋做得很漂亮,但穿起来不舒服。”

  因此对SKU进行分析后,把从来没有人看和没有人试穿的从库存里清出去,将很多人试穿却没有购买的重新找出原因。张磊强调,“针对销售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通过数据来分析,就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

  2020年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张磊曾表示,高瓴调动了超过120名高瓴数字化投后赋能团队的员工进入百丽工作。

  除了零售端,百丽对于前端的设计、生产、库存等方面均进行了数字化改革。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我觉得百丽是个‘理工男’,从老盛总到我们都学的是理科,对于数字化,我们很愿意接受,整个集团投入了8-9亿来做数字化转型。”百丽国际总裁盛放表示。

  设计方面,百丽分析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公开数据、产品评级及消费者评价。再利用自己品牌会员计划的CRM系统(统一内部管理平台),分析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画像信息,结合自己的鞋类开发平台:包含鞋楦、鞋款、材料、工艺及品类的数据库,使设计师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想法转化为设计,提高上新速度。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设计完成后,还要根据市场反应不断调整订、补货内容。“订补迭模式,迭就是所谓迭代研发,补就是补货,订就是订货。我们现在的比例是433,原来是55。也就是40的首批订单,30的补货,30的迭代研发。原来一年可能是6次的订货会, 现在有一些品牌已经没有订货会,它就是迭代的。它大概一年可以有11次到12次。所以订补迭这种模式实际上是面对客户需求变化的新的模式。”盛放表示。

  一系列变革下,百丽在自建电商平台和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均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逐渐占据了部分线上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以2022年零售额计,百丽以12.3%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时尚鞋履市场第一。于以往绩记录期间的每个“双十一”和“618”购物节,按销售额计,天猫前十大畅销时尚女鞋品牌当中至少五个品牌一直来自百丽集团。

  百丽也从曾经的极度依赖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百丽线上销售渠道的收入贡献,从私有化时期的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不足7%,大幅增加至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27.7%。同时,截至2023年11月30日,百丽线下直营门店共8361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转变的代价是付出了“真金白银”。2020年-2023年,百丽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的费用分别为81.31亿元、84.36亿元、97.19亿元和86.13亿元,合计349亿元。分别占比总收入的40.4%、38.8%、41.3%和44.8%。但其中也包含门店租赁相关开支及员工成本。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私有化背后:

  高瓴助力职业经理人团队上位

  高瓴的接手成功为百丽注入“数字化”基因,同时,百丽私有化看似是一场创始人离场、资本接手的戏码,但七年过去回过头来看,百丽的私有化更像是,高瓴助力包括盛氏家族成员、于武在内的百丽职业经理人、合伙人团队,取代邓耀家族上位,当然邓耀家族最终也是套现百亿离场,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邓耀出生于1934年,十几岁就在中国香港的鞋厂当学徒,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小制鞋厂和鞋店。上世纪80年代初,邓耀开始和内地做生意,1991年,邓耀在深圳成立了公司深圳百丽,主要生产“百丽”品牌的女鞋。

  同年,盛百椒加入深圳百丽,被任命为总经理,也是百丽的第一位职业经理人。盛百椒出生于1952年,祖籍宁波,自带“生意人”基因。两人强强联合下,百丽成功于2007年上市。

  上市后的百丽,邓耀家族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邓耀和女儿邓颖(金麒麟分析师)思共计持有发行后39.5%的股份,盛百椒持有5.5%股份。

  2011年,邓耀以40亿美金的身家,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81位、港台地区富豪榜第9位。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到2017年私有化计划执行前,邓耀家族共持有百丽国际20.76%股份,盛百椒直接持有4.98%,于武、盛放及其他管理层合计持有14.72%。这一年,邓耀、盛百椒分别为83岁、65岁。

  通过私有化,邓耀家族套现110.3亿港元离场,盛百椒则留下来,继续出任百丽的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

  经过多次变动后,百丽的股权结构变为:智者创业持股46.36%,高瓴资本持股44.48%。虽然《招股书》显示,智者创业和高瓴资本均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但高瓴表示,“在私有化后前期跟百丽团队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面主要是依托公司自己的能力在运营发展了。我们也是以‘企业家为C位’的理念来做投资。”从此来看,百丽管理层具有更强的话语权。

  智者创业是百丽的高级管理层团队就私有化目的而专门设立,是由盛放、于武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

  据百丽私有化时期的相关公告显示,智者创业由管理层股东持股81.91%,盛放通过诚美有限公司持股3.14%,于武通过星志有限公司持股14.95%。诚美是由盛放成立、全资持有的家族信托特殊目的公司,星志是由于武成立、全资持有的的家族信托特殊目的公司。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盛放为盛百椒的侄子,于武为在百丽工作十余年的“老人”。

  《招股书》显示,盛百椒于2023年10月30日辞任董事,同日,盛百椒的侄子盛放出任董事长。简历显示,盛放于2005年加入集团,其自2022年2月24日起出任百丽时尚首席执行官,现在为百丽时尚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并且盛放还是滔搏国际的非执行董事。

  于武在2005年加入百丽,2006年6月开始负责百丽国际鲁豫大区的业务,2015年担任百丽国际体育事业部的总裁。现在为智者创业董事、百丽的非执行董事和滔搏国际的董事。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如果说,百丽的第一次上市让邓耀家族在财富上成功“飞升”,百丽此次二次上市,则有望为包括盛氏家族成员、于武在内的管理层团队,带来财富增长。

  另一边,离开的邓耀家族,邓耀儿子邓敬来于2017年抓住“共享衣橱”概念,创办了托特衣箱,为一家女性时尚租衣平台。不过,自2021年起,共享衣橱陆续关停,托特衣箱艰难求生。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赚翻了吗?

  通过私有化,百丽管理层完成平稳过渡,但实打实为私有化出资的高瓴,为何甘愿为别人做嫁衣?

  百丽2017年的私有化价格为531亿港元,私有化后,高瓴资本持有57.6%的股权,鼎晖投资持有11.9%的股权,智者创业持有30.5%的股权。以股权计算,高瓴资本出资超过300亿港元。

  张磊花300亿港元豪赌后,如今回报如何?

  2019年,百丽拆分出滔搏国际赴港上市,根据滔搏《招股书》显示,2017财年-2019财年,收入分别为216.9亿元、265.5亿元和325.64亿元,经调整年度利润分别为15.38亿元、18.1亿元、22.37亿元。

  上市之前,滔搏由百丽100%持股。2017财年-2019财年,滔搏国际向股东进行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约16.15亿元、22.17亿元、5.74亿元,累计44.06亿元。

  2019年10月10日,滔搏国际正式登陆港交所,定价8.5港元/股,募资约76.22亿港元。上市当天,滔搏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约644亿元人民币),高瓴股权占比的市值超过300亿港元(约276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4年3月18日,滔搏报收5.73港元/股,总市值355.33亿港元(约人民币327亿元)。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截至2023年8月31日,滔搏的第一大股东为高瓴资本,持股34.89%,第二大股东为智者创业,持股20.23%。

  上市后的滔搏持续分红,2020财年-2023财年,分别分红12.8亿港元、45.79亿港元、31.2亿港元、22.18亿港元。wind统计,自2006年至今,滔搏累计现金分红111.98亿港元。此外,2020年6月,百丽减持滔搏国际2.7亿股,套现约29亿港元。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高瓴帮“鞋王”百丽退市再上市,谁是幕后大赢家?

  值得注意的是,滔搏的募资用途中,59.27亿港元用于偿还银行债务和百丽国际等关联方债务;15.62亿港元将被用作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补充流动资金;1.32亿港元用于分红。

  此外,百丽的私有化资金,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百丽《招股书》显示,2020财年-2022财年、2023年财年前九个月,百丽分别向股东派股息人民币70亿元、42.28亿元、20亿元和20亿元,合计152.28亿元。“百丽国际将绝大部分所收取的股息用于偿还2017年私有化产生的债务。”百丽在《招股书》中表示。

  这导致百丽的资产负债率为如今的约84%。截至2024年1月31日,百丽有约31.42亿港元的境外银行借款,以及年利率在1.2%-1.9%的19.1亿港元的短期境内银行借款。此次IPO募资,百丽的第一项用途为用于偿债。

  历经33载春秋,百丽从一家小制鞋厂逐渐蜕变为业界“鞋王”,独领风骚。然而,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冲击,百丽也不得不黯然退市,昔日巅峰成为过往云烟。经过七年的沉淀与转型,如今它再次踏上征途,试图重回资本市场。几度沉浮后,你认为百丽能否成功?你穿过百丽的鞋吗?有何感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