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秀中
[ “七人普”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 ]
各地2023年的人口主要数据陆续发布,在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下,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等大城市依然保持对人口的吸聚能力,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年,人口加快向这些大城市流入。
大城延续人口吸引力
3月19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人口主要数据公报,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140.3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13.5万人。2023年,成都市户籍人口为1598.2万人,比2022年增加26.7万人。这两个数据比2022年的增量都有所上升。
此前三年,成都的人口增量在逐年下降。2020年,成都“七人普”相比“六人普”,常住人口增加了581.89万人,10年年均增长约58万。此后,2021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了24.5万人;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了7.6万人。
同一天,天津市统计局也发布了2023年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总量13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在最近几年连续负增长之后,2023年,天津实现了人口正增长。
四川省人口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井安向第一财经表示,前几年一些大城市人口增量下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口的流动性受限,其次是受疫情影响,就业机会减少。2023年,疫情政策调整之后,人口又恢复向中心城市流动。
另外,陈井安也表示,大城市吸纳人口的边际效应也在递减,各种资源的紧张对人口有一个推力,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县域经济,又对人口有一个拉力,因此,人口往大城市流入不会像以前那么多。
截至目前,在省会城市和万亿GDP城市中,已经有杭州、南京、成都、合肥、长春、宁波、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发布了2023年人口数据,其中,合肥是2023年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985.3万人,较2022年增加21.9万人。
不过,在省会城市人口增长的同时,成都和合肥所在的四川和安徽全省人口都比上年末减少6万人。这种省域人口下降而省会人口增长的现象在中西部省份比较明显。这说明省域人口向省会城市集中。
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原院长丁金宏向第一财经表示,现在城市之间人口增减分化,省内流动比较大,未来长期格局就是省会城市以及部分省份的双中心地市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其他城市人口会持续下降。
陈井安表示,人口往往会流向机会多的地方,既包括就业机会,也包括医疗教育等社会资源获得的机会。省会城市对人口的吸引,根源还在于社会资源的获得上。
另外,丁金宏表示,城市化继续进行过程中,人口省内就近转移、向省会转移比较多,同时,人口跨省流动还有一定的吸引力,会继续保持稳定,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还是人口的引力中心。
“七人普”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人才争夺更趋激烈
今年1月初,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8省份公布了2023年的常住人口数据,其中,仅有浙江、海南、江苏、贵州和天津等省份去年实现人口正增长。浙江、海南、江苏、贵州分别相较2022年增加50万、16万、11万和9万人。
丁金宏表示,人口负增长是一个大趋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但是不会马上出现所有省份都是负增长,因为各地生育率有差异,还有人口流动的情况。
实际上,相当长时期以来,人口增长已经不是主要靠人口出生自然增长。在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下,机械增长(指某地区内通过人口迁进迁出形成的人口变化)将取代自然增长。区域内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区域间的人口流入。因此,近年来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越来越激烈。
最近几年,很多城市都出台了放宽落户限制、提供人才补贴等方面的新政。比如,去年杭州放宽至“已在市区落实就业单位的35周岁以下的普通高校大专学历毕业生”;郑州则凡在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都可以办理市区落户。
不仅如此,去年,天津发布了《关于深入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来津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来引进人才;合肥也开展柔性引才补贴工作,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制约,给予最高100万的奖励补贴。
今年2月20日,合肥市召开优化落户政策专题会。会议指出,近3年仅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近100万人,每年新增常住人口、实有人口数均居全国城市前列并呈持续强劲增长态势,由此带来落户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降低落户门槛。
不仅是二线城市,一线城市也加入人才竞争队伍。2022年,上海放宽限制,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当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丁金宏表示,所谓“抢人”大战抢的是人才,普通人不是争夺的焦点。一些地方出台包括补贴等吸引人才的政策,短期来看,可能会获得“超额利润”,但是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有限,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了,作用也就抵消掉了,不会出现一枝独秀的热点城市。
不仅如此,丁金宏还表示,抢人才主要是看就业岗位,人才招引主体还是用人单位。没有好的岗位,人才也会流失。因此,需要政府引导产业,以利益为导向吸引人才。